无锡太奇研究生考试MBA培训

发布:2020-07-30  
  • 详细信息
从新中国成立伊始的百废待兴,到成为研究生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教育大国,70余年来,研究生教育始终与国家和民族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在探索中创新,在曲折中成长,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顶端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践行“高端人才供给”和“科学技术创新”双重使命,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飞跃。

在探索中坚定前行

从“凤毛麟角”到“百万大军”,研究生群像的转变,见证了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不平凡历程。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国内形势错综复杂,党和人民面临着巨大困难和严峻考验。即使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党中央也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将培养高等学校师资和科学研究人才作为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目标。

1963年1月,新中国召开第一次全国性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了被称为“研究生教育三十条”的《高等学校培养研究生工作暂行条例(草案)》,它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初步建立。

据统计,1950年至1966年,全国共招收研究生2.3万余人,他们毕业后迅速成长为新中国教育和科技工作的中坚力量。

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研究生教育在较短的时间内得以全面恢复,进入发展的快车道。198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正式施行,这是新中国第一部教育法律,是我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

1949年,我国仅招收研究生242人;到1978年研究生招生数达10708人;而到了2020年,招生数突破110万人。特别是近10年来,硕士研究生招生平均增幅达到6%,博士研究生增幅5.7%左右,研究生教育在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

研究生教育是应对全球人才竞争的基础布局,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石。当今时代,全球范围内科技创新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呈现出历史性交汇。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人才的极端重要性,高端人才已成为争夺的焦点。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研究生教育作为培养和吸引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摆在重要位置。2013年,《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发布,研究生教育启动全面深化改革,“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的共识线和遵循线,开启向研究生教育强国迈进的新征程。

深化改革,从有到优

研究生教育作为教育、科技的最佳结合部,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如何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从有到优,从优到精,实现类型结构与培养质量的同步提升?

2014年,全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工作会议召开,发布《关于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建立起学位授予单位、教育行政部门、学术组织、行业部门和社会机构共同参与的“五位一体”质量保障体系。同年,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公布,使我国有了更加完善的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国家标准。以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学位论文抽检、加强学风建设为主要抓手,研究生教育质量监管不断强化。

与此同时,人才培养结构不断优化。根据国家战略需求调整学科目录,增设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目前我国已建立起涵盖111个一级学科和47个专业学位类别的学科体系,基本覆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

2013年,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加快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社会急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据统计,2019年,在当年招收的硕士研究生中,攻读专业学位的人数占比已达58%。

在保障上,大幅增加对研究生教育的投入力度。2013年,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印发《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以政府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高等学校等研究生培养机构多渠道筹集经费的研究生教育投入格局基本形成。

中央高校研究生生均拨款硕士生从每人每年1万元提高到2.2万元,博士生从1.2万元提高到2.8万元,研究生的待遇水平显著提升;改革了助学金制度,实现了全日制研究生资助的全覆盖,研究生奖助体系进一步健全。

为了进一步释放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活力,使发展动力从自上而下、外在推动向更加注重自下而上、内在追求转变,教育部积极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完善研究生教育的治理体系,提升了治理能力。

2012年以来,包括研究生院设置审批、国家重点学科审批、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等多项行政审批和评奖事项一律取消,对学位授权审核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实施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批准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31家,给予地方和培养单位自主调整学位授权点权限。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老客网上看到的,谢谢!
发布者信息
联  系  人:王老师(商家)
注册日期:2020年07月19日
用户认证:
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也包括在内)为平台注册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任何权利(如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等)的主张者,可提供权属证明后,经本平台审核后做出处理。
关于老客 | 服务条款 | 常见问题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2005-2025 laoke.com 京ICP备06019010号 京ICP证050484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6214号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