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晨一直是家里的明星,更是爷爷的宝贝。爷爷有什么重要的事都爱带着晨晨一起去。因为晨晨不但成绩好,而且小嘴还特甜,特会哄爷爷开心。小区里谁不知道爷爷有个好孙子!可是这一天情况却有些特别。
爷爷和晨晨一大早就一起出去了,走的时候高高兴兴。回来的时候却是另一番景象。爷爷的脸都气白了,晨晨也是一脸的不高兴。进了屋两个人终于忍不住了。
爷爷:“你今天真让我丢脸。”
晨晨:“我怎么了。”
爷爷:“你今天干的叫什么事?怎么这么不懂事?”
晨晨:“这跟懂事有什么关系,我又没做错什么,不过是开了个玩笑。”
爷爷:“那种场合能开这种玩笑么?再说你这根本不是开玩笑,是不懂礼貌。”
晨晨:“我怎么不懂礼貌了?”
事情是这样的,今天是爷爷的老同学们聚会的日子,老同学们已经几十年都没见过了。所以这次聚会搞得十分的隆重正规,这么重要的场合爷爷本来不打算带晨晨一起去。可是晨晨死缠着爷爷一定要见识见识。爷爷觉得孙子一定不会给自己在这么多的老同学面前丢脸。可是谁知道,刚刚开始介绍到场同学的时候,晨晨就说了一句让人下不来台的话。他指着一位姓“青”的爷爷来了一句:“哈哈!青岛啤酒。”这话一出,青爷爷和晨晨的爷爷都变得十分的尴尬,幸亏其他人打圆场,才让青爷爷有了台阶下。可是爷爷怎么都觉得自己今天特别的丢脸,青爷爷也变得一言不发。本来很高兴的同学聚会,弄得有些不欢而散。爷爷自然是气不打一处来。可是晨晨还跟没事人似的。于是“战争”终于爆发了。
爷爷:“你在这种公共场合给不熟悉的人起外号就是不对。”
晨晨:“我怎么知道不对?”
爷爷:“你为什么不知道,我告诉过你。”
晨晨:“不就是起个外号么?有什么了不起?”
爷爷:“青爷爷很没面子,这样做不礼貌。”
晨晨:“那有什么,不就是个外号么?李爷爷不都说我是个幽默,可爱的孩子吗?”
爷爷:“那是因为李爷爷怕青爷爷下不来台。”
晨晨:“有什么下不来台的,不就是个玩笑么。”
爷爷:“我还要说多少次,这种场合不能开这种玩笑。明白吗?”
晨晨:“不明白。生活中需要幽默,这是您说的。”
就这样爷俩个你一句我一句,爷爷有爷爷的道理,晨晨有晨晨的想法。爷爷觉得晨晨在胡搅蛮缠,晨晨也越来越不明白,爷爷为什么那么不高兴,青爷爷为什么也会不高兴。晨晨根本就不知道自己错了,平时他就喜欢给其他人起外号,他觉得起外号是件很好玩的事情,没什么大不了的,起个外号活跃一下沉闷得气氛也没什么不好。
方法1:弄清楚孩子的,纠正错误观念
晨晨不是故意的和爷爷胡搅蛮缠,而是真的没有弄明白自己到底怎么错了。遇到这种情况,家长首先要做的是弄清楚孩子的想法,让孩子自己说说当时是怎么想的,然后帮助孩子纠正错误观念。
晨晨的问题在于根本不明白给别人起外号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特别是对自己的长辈这样做就更不对了。在和爷爷的对话中晨晨的想法已经表达出来了,这个时候与其简单的批评晨晨不懂礼貌,不如直接告诉他给人起外号的害处。这种行为可能让他人心里心里不舒服,造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和睦,所以今后不要再这样做了。
至于对李爷爷说晨晨是一个幽默可爱的孩子该如何理解,家长要告诉晨晨。李爷爷这样说,一方面是安慰晨晨的爷爷,不至于让爷爷觉得太丢面子,另一方面也是在安慰青爷爷孩子还小童言无忌,不要往心里去。这是给双方台阶下,不是在夸奖晨晨起外号的行为。
家长发现孩子的问题,及时引导是十分必要的,不要只说“不对”,要解释给孩子听。如对孩子说:晨晨你希望活跃气氛的想法是正确的,但是采取的方法不对。从青爷爷的角度来看,一个晚辈拿他的姓氏起外号是一种不尊重他的行为,青爷爷怎么可能高兴?如果你和青爷爷调换一下位置,青爷爷叫你“老陈醋”你会开心吗?以前你给别人起外号人家不生气可能是因为,人家跟你关系比较熟,不跟你计较,青爷爷与你并不熟悉,而且当着他所有的老同学,你说青爷爷能高兴吗?
方法2:孩子有问题,家长要反思自我
很多家长批评和管教孩子的时候没有标准,在自己高兴的时候,孩子说什么话都不是错,这样,孩子心里没有一个正确场合说话的标准,到了关键的时候,孩子说错话就不可以完全怪孩子。家长要对孩子的言行,有一个标准,说话做事要长幼有序,平时对待任何人都要有礼貌,开玩笑一定要说明界限,只有在熟人之间,并且原来就开玩笑的圈子里可以,离开了这个环境,就必须慎重。这样,孩子在与家长在一起的时候,既可以玩笑活跃气氛,又不至于出现案例中的问题。
老人带孩子一定要留心这类问题。老人爱惜孩子,往往不重原则。孩子和老人一起养成了满不在乎的习惯而自己不知道,到其它地方表现出来,引起人家反感,孩子却没感觉,真是很冤枉。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老客网上看到的,谢谢!